【川财研究】风险偏好上升,补涨行情延续
策略:风险偏好上升,补涨行情延续
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。最近两天,尽管大盘和指数涨幅不明显,但市场偏强,风险偏好明显上升,表现在几个方面:一是市场情绪指标上,明显上升,比如连续两天涨停个股数超过70只,80%个股上涨,半数个股上涨1%以上,活力指数从节前的30%显著上升到36%,赚钱效应从50%左右上升到80%左右,个股强度从2%上升到3%,且资金集中度从15%左右下降到7%左右,这些均显示个股较为活跃,资金分散做多情绪较强,但也未形成超买;二是资金流入上,尽管大盘指数如上证50、上证综指等成交额未放大,但创业板指、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成交额明显放大,资金流入明显,另外,沪股通最近两日分别流入47亿和25亿、深股通分别流入30亿和18亿,外资流入明显,融资余额较节前大幅流入158亿,将节前一天因风险偏好下降而流出的融资全部流回,风险偏好明显回升。
短期市场无忧,补涨行情延续。市场趋势上,我们仍维持短期震荡偏强,没有大风险的判断:一是基本面上,PMI等领先指标显示短期经济韧性仍强,多数行业四季度盈利景气度维持;二是重要会议前后,维稳需求较强,无论是流动性还是风险偏好,不会有太大变化,尤其是风险偏好,在稳定的预期下,会明显上升,从最近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。配置上,维持我们周报中的观点,当前处于本轮震荡上行行情的中后期,补涨是核心逻辑,均衡配置补涨蓝筹和成长个股:一是调整较多的、景气度维持的周期蓝筹;二是业绩确定性较高的金融和消费蓝筹,尤其面临补涨的券商和医药等板块;三是有业绩的游戏、影视、人工智能、通信、软件等龙头成长个股。
社会服务: 2017年“十一”数据点评:黄金周旅游市场保持稳定增长
省市数据:中西部地区客流增速显著。从接待游客增速看,贵州、新疆、云南、吉林等省份客流量增速均超过30%;从旅游收入增速看,新疆增速最高超过60%;海南尽管客流量增速居中,但收入增速达58.5%;云南、贵州、内蒙古、广西等省份的旅游收入同样均保持较高增长。从区域表现上看,西北、西南、华中区域的客流量平均增速均超过20%,显著高于华东、华南区域。
景区数据:自然景区增速放缓,休闲景区出现分化。1)自然景区方面,部分景区在去年低基数背景下出现快速增长,不过受制于风景区接待流量的瓶颈限制和自身限流的影响,自然景区整体增速逐步放缓:其中长白山景区18.14万/+25.97%,黄山风景区17.17万/+11.48%,九华山风景区30.70万/+9.30%,天玉龙雪山12.76万/+4.50%,乌镇景区49.9万/+2.68%,峨眉山15.73万/+0.49%,武陵源核心景区16.73万/-5.29%。桂林地区表现较好,漓江、两江四湖、银子岩分别增长15.52%、23.52%和22.29%。2)休闲景区方面,杭州宋城景区和宁乡《炭河千古情》均表现较好,三亚宋城千古情接待游客量18万人次,同比增长约25%;其他休闲景区中印象刘三姐7.5万/+10.78%,古北水镇19.41万/-17.40%,芜湖方特20.51万/-19.04%。
海南免税:业绩持续高速增长。海南免税国庆期间延续了今年来的高速增长: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共计接待总人数15.70万人次,同比增长22.6%;免税品销售收入20846万元,同比增长43.4%。消费收入增速大幅领先客流量增速。
出境游:目的地结构性变化,自助游占比不断提升。根据国家旅游局出境团队数据,预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,我国出境游客预计超过600万人次。占全年出境旅游人次1.27亿的5%左右。其中,东南亚的比例最高,超过45%,其次是港澳台地区、东亚地区(日韩)。跟团游依然是我国出境游的主要形式,不过自助游比例正在持续上升,主要以短途旅行为主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同时上调中美欧日等多个主要经济体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。IMF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.6%,2018年为3.7%。IMF称上调全球2017年GDP增速是因为美国和中国前景向好。IMF建议发达国家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,直到通胀出现企稳迹象。IMF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.2%,此前预期为2.1%,预计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.3%,此前预期为2.1%;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.8%,此前预期为6.7%,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.5%,此前预期为6.4%;预计2017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2.1%,此前预期为1.9%,预计2018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.9%,此前预期为1.7%;预计2017年日本经济增速为1.5%,此前预期为1.3%。IMF将2017年俄罗斯GDP增速预期上调至1.8%。(万得资讯)